灵芝自古被称为“瑞草”“神芝”,在《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其“补中益气、安神定志”的功效。古人认为它能扶正祛邪,延年益寿。而现代科学研究则进一步揭示:灵芝中含有的多糖、三萜、腺苷等成分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与抗氧化作用,甚至在某些实验条件下表现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由此发展出的灵芝孢子粉,因其破壁后的吸收率高、浓度大,近年来在肿瘤患者术后调理中逐渐流行起来,被不少人视为术后康复的良方。
2013年,39岁的付海飞是一名来自南京某口腔专科诊所的主治医生。他技术娴熟,客源稳定,是诊所的主心骨。但私底下,付海飞也是一个典型的老烟枪,一进茶水间,就习惯性掏出打火机点上一根烟,来杯浓茶或冰啤作陪。甚至有时候连上厕所都要来两根香烟。更糟糕的是,由于应酬多、工作压力大,他几乎每天都要喝点酒来助眠。面对妻子隔三差五的劝说,付海飞常说:“牙科这行盯灯盯一天,不来点酒烟,脑子真转不过来。”
2013年4月24日,这段时间付海飞连着几天都排满了种植牙的手术。口罩一戴就是六个小时,说话、张嘴、喷气、吸烟,全靠喉咙硬扛。手术结束后,他刚摘下口罩,他下意识清了清喉咙,没想到很快一阵干咳袭来,声音发哑,嗓子仿佛被砂纸刮过一样刺痒。付海飞端起杯子喝了口热水,才勉强压下这股痒意。起初只是偶尔咳一两声,可没过几天,他发现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清嗓子,像嗓子里挂着什么东西似的,咳不出、吞不下。但每次喝点热水,确实会好一些。付海飞便以为是空调吹多了,也就没太当回事。
一周后的某天上午,付海飞刚给一个老年患者安装完临时牙冠,摘下手套准备喝口水。可水刚一入喉,咳嗽突然像开关一样停不下来。他赶紧背过身用纸巾挡着嘴,咳嗽一阵接一阵,嗓子里像卡了团胶水,怎么咳都不顺畅。没一会儿,只见吐出来的痰黏黏的,颜色泛黄,还有点腥味。付海飞皱了皱眉,与此同时,胸口隐隐闷得厉害,仿佛有人用手按着似的。他赶紧从药箱里拿了两片复方甘草片吞下,这才舒服了许多,随后又继续忙工作了。
6月3日,这天付海飞正在办公室跟老婆打电话想晚上出去喝酒。正当他据理力争想博得老婆的同意时,一股热流突然从喉咙冲上来。付海飞迅速捂嘴,一连咳出三四声,每一下都像肺里有人使劲撕扯。他弯下腰扶着桌角,额头冒汗,脸色刷地白了。再咳一口,一股厚痰混着两道暗红色的血丝从嘴里冲出,落在纸巾上黏成一坨。
付海飞盯着那团痰,手抖得几乎拿不稳杯子。与此同时,胸口剧烈抽痛,像针扎一样连带着右肩胛骨隐隐发麻。他强撑着起身,却眼前发黑、腿脚发软,坐回椅子喘了半天才缓过来。电话那头的妻子也听出来不对劲,连忙催促刘海飞去医院检查。那一刻,付海飞本人再也不敢拖,赶紧去了附近的医院。
到达医院后,医生首先根据付海飞的主诉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听诊后发现他右肺底呼吸音明显减弱,并伴有湿罗音。随后便给付海飞开了血生化、肺部X线、肺部CT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X线片:右下肺区透亮度减低,边缘模糊,局部可见结节状阴影,提示局灶性肺实变;CT进一步明确:右下肺叶背段见一枚约2.6cm × 2.1cm的实性结节,边缘呈毛刺状,有血管聚集和轻微钙化,疑为恶性肿瘤。医生建议进一步行支气管镜活检并评估全身情况。最终活检报告出来:中分化肺腺癌,未见远处转移,建议尽快手术切除。
付海飞自己就是医生,懂得轻重,也明白肿瘤这事儿一旦确诊,时间就成了关键变量。于是他强压住内心的悲痛和恐惧,在拿到结果后,就迅速联系了胸外科团队,没再多拖一天。一周后,付海飞就在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下做完了右下肺叶切除术,病灶被完整切除,好在术中未见明显淋巴结转移,术后恢复过程也很顺利。
回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把茶几上所有烟灰缸、酒杯全收进了柜子,不让自己有一丝回头的机会。付海飞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真切切在鬼门关边上走了一圈,因此不仅按时吃药,饮食也清淡了许多。原以为只要影像没问题就能彻底松口气,可到了术后第六周复查,血检结果却让他有些发怔:CEA(癌胚抗原)值为7.1ng/mL,虽然没突破“高危阈值”,却已经超过参考上限。
主治医生告诉付海飞,这种水平单次升高并不能说明复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建议他按月动态监测变化趋势。付海飞强作镇定点头,回到车上却久久没有发动引擎。作为医生,他知道肿瘤标志物往往比影像先一步发出信号。
就在付海飞为此苦恼时,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在一次医学院的老同学聚会上,他向朋友倾诉术后恢复总觉得乏力、咳嗽反复,对生活状态始终提不起精神。一位在肿瘤科工作的同学告诉付海飞,他们科室里有不少肿瘤术后患者服用灵芝孢子粉后觉得体力提升、免疫状态改善不少。付海飞听后大喜过望,回家立马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相关研究中确实提到灵芝多糖可能对T细胞功能有一定提升作用。于是便立马买了好几份国产大品牌的灵芝孢子粉,开始服用。
付海飞非常谨慎,严格按照说明书每日按量服用,配合清淡饮食、作息规律,每周还做简易的呼吸锻炼。三个月后复查,他的CEA降至4.4ng/mL,影像检查也无复发迹象。渐渐的,付海飞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诊所的患者也渐渐熟悉他不再抽烟的样子。这也让他更加相信:灵芝孢子粉是真的有用。
但谁也没想到,厄运再次降临。
2016年11月18日,周末付海飞在家闲来无事打开电脑准备翻看几个疑难病例。他右手撑着额头,盯着屏幕时忽然觉得右眼角像蒙了一层灰膜,左边看得清,右边总像有个影子在晃。付海飞以为是刚刚玩手机眼疲劳了,于是揉了揉眼睛,可模糊感还在,不仅没消失,反而在慢慢扩大。他眯着眼想重新聚焦,发现右侧视野变得越来越暗,连屏幕右半边的按钮都模糊不清。付海飞下意识闭眼再睁,眼前还是灰影一片。他皱着眉摇头,脸上的表情逐渐凝重,喉咙里吐出一句自言自语:“不对劲……”
付海飞站起来想去卫生间洗把脸,可刚一迈步,整个人往右侧一歪,右腿发软,重心瞬间丢掉。他一把扶住椅背才勉强稳住,可手却抖个不停。他张口想喊人妻子过来,舌头却像打结一样,怎么也发不出完整的词,嘴里含糊不清,只能咕哝几句断断续续的音节。付海飞只好抬起右手去拿手机,可胳膊抬到一半就僵住了,像没了知觉,指头一点也不听使唤。
嘴角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往下垂,脸上一边是麻的,连眉毛都感觉不到动静。他喘着气,整个人坐回椅子上,脸色刷白,眼神惊慌。他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咬紧牙关把水杯打翻在地。没一会儿,妻子闻声而来,见状吓得大叫,在慌乱中迅速拨打了急救电话。
送到医院急诊后,神经内科立即为付海飞安排头颅CT、增强MRI检查,同时紧急抽取脑脊液进行细胞学分析。检查结果很快出炉:左额叶前部发现一个1.7cm的环形增强病灶,边缘清晰但呈不规则形态,伴有明显周围脑水肿:脑脊液中检出腺癌相关异型细胞,形态特征与他两年前确诊的肺腺癌高度一致。与此同时,血液检查中CEA指标升至9.8ng/mL,较术后数值明显升高。诊断为肺腺癌术后脑转移。
虽然确诊结果残酷,但医生并未放弃。多学科会诊后,立刻启动联合干预。最初两天,付海飞神志尚可,能简单对话。到第六天,他开始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夜间常在病床上不自觉翻动。第八天凌晨2点过后,付海飞突然剧烈抽搐,全身肌肉强直,双眼上翻。医护团队紧急抢救,反复进行心肺复苏及对症处理,仍未能挽回生命。凌晨2:49,监护仪归于一条直线。付海飞因肺腺癌术后脑转移,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1岁。
噩耗传来时,付海飞的妻子整个人瘫坐在急救室门外的长椅上,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她没有大声哭喊,只是双手抱着头,额头抵在膝盖上,肩膀止不住地颤抖,眼泪一滴滴落在地上。付海飞的妻子低声呜咽着反复念着一句话:“他才四十二岁啊……明明都做了手术了啊……为什么就这样扔下我和孩子们就走了……”
主治医生原本打算安慰几句,可还没开口,付海飞的妻子已抬起满是泪痕的脸,哑着嗓子质问道:“不对,这不可能!我老公他又不是晚期,一开始发现得早,手术也做得干净,后面一直都在按时复查,影像都没问题,CEA也没飙高,为什么还会转移啊?你告诉我,这癌灶从哪里来的啊?而且戒烟戒酒他都做到了,家里油烟我都不让他闻。他自己还是医生,各方面注意得很,根本不就可能复发!又怎么会就这么没了啊?”
她说着说着,猛地起身靠在墙边,双拳握紧,喉咙里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整个人仿佛彻底崩溃。医生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应,因为他的心中也十分困惑。肺腺癌确实有远处转移风险,但付海飞术前病灶较小、未侵及淋巴,术后恢复良好,也未发现EGFR突变,无需靶向治疗。CEA虽偶有波动,但整体稳定,影像每次都提示无异常。按理说,这类患者术后复发率极低,更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病情进展得如此之快。这到底是为什么?主治团队一时也陷入沉思。
片刻后,一位医生低声问道:“付海飞术后有没有吃什么特殊的食物,尤其是之前从未吃过的补品、保健品之类的?”妻子迟疑几秒,才轻声说:“也没什么,他就是每天喝灵芝孢子粉。”医生听到这句话,神情顿时紧绷,语气也变得急促:“你还记得具体品牌、吃法、用量吗?”
付海飞的妻子赶紧解释:“是他自己查了好几天才选的,是个通过三方检测的国产品牌,每天按说明书冲泡,不曾超量,也没跟别的药混着吃。”察觉到不对劲的医生不愿放弃这个线索,于是又追问道:“那有没有搭配医院开的药、蜂蜜、蛋白粉之类?”付海飞的妻子拼命摇头:“没有,他怕干扰术后恢复,吃得特别干净,只喝孢子粉。”
第二天一早,付海飞的妻子按照医生的建议带来了剩下的灵芝孢子粉和付海飞留下的服用记录本,甚至包括每天的摄入时间、体感反应都写得清清楚楚。医院立刻将样品送检,同时查阅该品牌的全部认证文件。两天后,检测结果回报:产品合格,无重金属污染,无违禁添加剂,有效成分达标。这下医生盯着报告陷入了沉思——从药品本身来看,并无异常,那问题可能隐藏在另一个层面,一个更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细节里。
为彻底厘清原因,主治医生决定将付海飞从术前、术后到复发的完整影像、血检、记录资料一一归档,并组织院内肿瘤与呼吸科联合讨论。所有参与医生看过后几乎一致表示:“从现有数据来看,不符合常见肺癌复发路径。”尽管如此,病例依旧被以“非典型术后复发案例”上报国家肿瘤大数据库,并附带完整生活行为补充记录,同时提交至全国肿瘤AI辅助评估平台作多维分析。
一个月后,在广州举办的全国肺癌个体化诊疗前沿论坛上,这个案例被列为机制不明肺癌术后转移专题分享之一。报告结束后,全场短暂静默。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戴着细框眼镜的专家缓缓举手。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肺癌研究协会首位中国籍主席——吴一龙院士,被誉为我国肺癌精准医疗的先行者。他主导的“钻石研究”首次证实EGFR-TKI辅助治疗可显著延长早期患者生存期,推动全球指南更新。还推动国产靶向药埃克替尼上市,打破进口药垄断,造福数十万患者。作为国际学术领袖,吴一龙院士将中国肺癌诊疗标准推向全球,被誉为“让世界听见中国肺癌声音”的领航者。
吴院士发言时语速不急不缓:“肺癌术后不能只看病灶切得干净与否,还要放在整个代谢与免疫系统中来评估。单靠影像与CEA正常,并不能代表真正安全。”翻阅付海飞的资料后,吴院士沉默了一会儿,说:“从肿瘤生物学角度来看,他的转移速度偏离常规。”
他抬起头看向台下主治团队,语气平静却锋利:“我想确认几个细节。他有没有做过脑部基础筛查?有没有做过TMB负荷评估?他服用的保健品成分有没有与术后免疫节律发生干扰?”主治医生立即回应:“所有项目都合规,管理规范,没有联合用药,生活也清淡规律,没有发现高风险因素。”
“不。”吴一龙院士摆了摆手,目光平静却格外犀利,“你们忽视了一个关键变量,那就是付海飞所服用的灵芝孢子粉。这个看似健康的选择,可能正是诱发免疫系统紊乱、诱导脑转移的导火索。”
话音一落,会场再次陷入沉寂,尤其主治医生心里更是不解,灵芝孢子粉自己之前明明已经把所有能想到的致病可能性都排除了一遍,没有问题呀!
见众人都一脸茫然,吴一龙院士也不再卖关子了,他补充道:“这是一例非常典型,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病例,但近几年来临床上类似的患者却并不少见。付海飞在生活上看似做到了面面俱到,但她在服用灵芝孢子粉时却犯了2个大错,你们都没有意识到。这2个错误看似无关紧要,却可能造成药效下降,导致癌灶复发甚至转移,而这也恰恰是导致付秋玲病情急剧恶化,不治身亡那个的关键诱因……”
第一个被忽略的关键细节,是付海飞在术后恢复期内持续服用灵芝孢子粉的同时,却对蛋白质等基础营养摄入控制过严,导致身体长期处于免疫建材不足的状态。
确诊之后,付海飞对饮食格外谨慎,每餐几乎清一色的白粥、蒸菜、凉拌青菜,鸡蛋和肉类一周最多只吃两三次。他担心高脂肪、高蛋白会滋补癌细胞,却忽略了术后组织修复、免疫构建需要足够的氨基酸作为基础原料。如果说灵芝多糖是激发免疫反应的哨兵,那么身体的合成代谢能力就是后勤军队,没有原材料,激活的信号也只能无功而返。
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后第一个月,付海飞的体重下降了6公斤,其中绝大部分是肌肉流失而非脂肪代谢。他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在术后第六周检测为35g/L,接近下限,这意味着身体蛋白储备已处于临界状态。肝酶和总蛋白水平也低于基线,这种状态下服用灵芝孢子粉,不但难以有效转化其活性成分,还可能因代谢负担增加而干扰整体免疫节律。很多人以为吃得越清越养生,但在重大疾病术后,这种过度清淡反而可能削弱机体最基本的免疫监控能力,为残存癌细胞留下喘息的空隙。
不仅如此,灵芝孢子粉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在体内的吸收依赖肝脏微粒体酶系的正常运转,而蛋白摄入不足会导致酶系统活性下降,影响其转化效率。某些研究还显示,在白蛋白水平过低的状态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比例失衡,可能造成免疫调节过程的紊乱。这意味着,付海飞看似小心翼翼的清淡饮食,实际上削弱了灵芝孢子粉本该起到的支持作用,甚至有可能在某些代谢通路中制造出假激活状态,使免疫系统无法精确识别潜伏的肿瘤细胞,错过了最关键的干预窗口。
第二个被忽略的细节,是付海飞虽然在术后作息规律,看似每天早睡早起,但睡眠质量却始终处于低水平,长期缺乏深度睡眠。
这一点,他自己其实早有感觉。术后前三个月,付海飞常在半夜两三点醒来,一睁眼就想工作、翻病例、刷手机。虽然每天晚上十点上床,可入睡时间经常要拖到凌晨一两点,浅睡多梦,凌晨易醒,第二天依靠咖啡提神成了常态。白天强撑工作,晚上又睡不好,身体虽有节奏,但始终无法进入真正的修复状态。
现代研究已经发现,灵芝孢子粉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特别是多糖类成分在夜间被自然杀伤细胞识别并激活的效率更高。而这个窗口期需要深度睡眠状态下、神经节律切换为副交感主导才能实现。如果患者仅仅满足于固定入睡时间,但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灵芝孢子粉释放的信号就无法准确传递到免疫效应细胞,等同于信号发出但无人接听。付海飞术后虽然睡觉时间稳定,但睡眠浅、频繁惊醒,导致这一环节长期失效。
此外,长期睡眠障碍还会引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间接干扰免疫应答的精准性。研究显示,在术后恢复期的癌症患者中,如果睡眠结构破坏、REM期减少,会导致促炎因子如IL-6、TNF-α水平持续升高,这些因子本身就是推动肿瘤微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付海飞虽然白天节制、生活规律,但他忽略了睡得久和睡得深之间的巨大差异。最终,正是这一点,可能让他错失了免疫系统本应发挥作用的夜间修复窗口,灵芝孢子粉的潜在益处也随之错峰。
更令人警觉的是,术后3~6个月本就是肺癌患者最容易出现隐性转移的高发窗口,而这个阶段恰恰也是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时期。付海飞在这段时间虽然表面上状态稳定,但体力恢复缓慢、注意力下降、心情烦躁,都是睡眠失调的早期信号。他以为这些是压力大、职业病,没想到它们已经悄然瓦解了身体对抗肿瘤的底层防线。灵芝孢子粉本可以作为辅助调理的加分项,可若搭配的是错误的生活节奏,反而可能成为一次次免疫落空的诱因。
内容资料来源:
[1]章关春,余未,施仁潮.养生瑰宝——灵芝孢子粉[J].中医健康养生,2025,11(03):26-27.
[2]冯林海,段庆虎,王震,等.香菇多糖和灵芝孢子粉对小鼠酒精性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J].食药用菌,2025,33(01):34-39.
[3]冉思婷,麦素丽,郭心冉,等.灵芝孢子粉抗氧化肽酶解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5,46(01):106-114.
倍悦网配资-实盘杠杆平台有哪些-股票配资程序-配资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