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里,血络是个很关键的东西。它是血液运行的路径,是血在体内流通的网络。说到针刺血络这件事,有些时候会出现一些古怪的反应,比如人晕了、血像箭一样喷出来、血是黑的或浑的,还有针刚拔出来就肿了的情况。这些看似异常,其实在经典里都有解释。
首先来说,人突然晕倒,这往往是因为本身就血虚,脉气又强。这个时候去刺血,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缺口,把仅剩的元气放跑了,所以人一下子就虚脱了。这种情况下不是不能刺,而是得分清虚实。如果血气本来就不够,再加上刺激太过,就会出现“脱气仆地”的情况。这说明,针灸不是随便扎的,得看人,看气血的状态。
再看那种血一喷出来就像箭一样射出去的情况,这是因为血气太盛了,尤其是阴气偏重的时候。血特别滑,一刺激就涌出来。这种人虽然气血旺,但阴气多,血液像水一样轻快,就容易喷出来。而有的人血是黑的,还混浊,那是阳气郁积太久,血里的毒和浊气排不出去。这样的人体内气血不畅,血液“老化”,就不会出现射血的情况,而是慢慢流出来,还带点浑。
还有种情况,就是刚喝了水或吃了东西,还没完全被吸收到血里,结果针一刺,血和水就分家了,流出来的不是纯血,而是血和汁液混着的。这就是“新饮未化,液渗于络”,意思是喝的水还没融进血液系统里,就从血络里渗出来了。而如果不是刚喝水,是身体里面本来就有水停着了,这种人常年水湿积滞,体内就容易出现肿胀,针刺之后局部肿起来,其实是水湿和气血的互动表现。
有时候针刚拔出来,血还没流,局部先肿了。这种是气先行于血,尤其是阴气积在阳的地方,气冲在前,血跟不上,就会肿。这就说明,针灸不是只看血出来多少,有时候得看“气”的动静。气走得快了、乱了,也会引起问题。
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是刺完之后,血出的多,脸色却变得灰白或青苍,甚至还烦躁不安。这其实是因为阴阳本来就不协调,结果针一刺,把本就虚弱的阴气也给泄了。这时候不仅血没调好,反而把精气也带跑了,叫做“阴阳俱脱”。人要是表里气机断了联系,脸色自然就苍白或青灰,神也不安。这时候不是继续扎针,而是要赶紧补气扶正才是正解。
当然了,也有一种人,刺完血出了很多,人却没什么反应,也不晕,也不闷。这是因为阴阳都太旺了,甚至有点“痹”的意思,也就是气血都堵在那,出血正好疏通了气血,反而觉得轻松。这种属于实证,出血多了不但没虚,还能调和气血,只要拿捏得当,效果会很好。
最后,说说一个很细节但又很有意思的事:针刺进去,拔不出来,好像被肉吸住了一样。这是为什么?原来是因为热气附在针上,针灸部位热了,热气让肌肉收缩,就像把针咬住了。热气太盛,肉就会把针夹住。这说明,针灸时不能忽视体内的热,也不能忽视针具的“热感”,尤其是针灸用久了,受热后更容易被肉“咬住”。
中医讲究的是整体和辨证,每一种刺血后的反应,不是简单的“正常”或“不正常”,而是气血、阴阳、内外互相作用的表现。关键是要看得明白、用得合适。血络之事,看似小细节,实则藏着中医的大智慧。
倍悦网配资-实盘杠杆平台有哪些-股票配资程序-配资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