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人不可貌相”,大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些高校的校名看似没有鲜明的行业标签,实际上却是某个领域,甚至多个领域的“领头羊”。长安大学便是这样一所容易被 “低估” 的高校 —— 它没有以 “交通”“工程” “科技”等关键词冠名,却是我国道路桥梁、公路建设领域的顶尖学府,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在 74 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国家基建事业输送了无数专业人才。
“中国交通基因” 奠定长安大学的“硬核”办学。7个学科稳居全球ESI前1%,工程学跻身全球前 1‰,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也进入全球前3‰,展现 “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交叉突破” 的理念。在专业层面,50个国家级与省级一流专业成为学生选择的热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一,交通运输工程作为王牌专业,在国家级重大工程中发挥了关键技术支撑作用......长安大学还涉足智能汽车、北斗遥感等前沿领域,实现传统优势与新兴方向的协同发展。
展开剩余57%人才培养与师资力量是长安大学的另一大优势。“长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信息化、国际化、应用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双导师制”邀请华为工程师与国家级人才联合授课,让学生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接触行业前沿实践;多个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及 110余个中外联合培养项目,支持学生获取双学位,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
而师资队伍更是学校的“底气”—— 由两院院士领衔,拥有多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机械工程、公路工程教师团队先后入选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公路隧道工程教师团队也入围相关重要评选,这些优秀教师为学生的科研与学习提供了高质量的指导。
在科研与社会贡献层面,长安大学专打“硬仗”,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秦岭终南山隧道......中国工程史上的诸多奇迹与杰作,都与长安大学不无关系。该校至今累计获得2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主研发的北斗GNSS监测系统成功预警黄土滑坡灾害;城市地裂缝综合防治技术为西安地铁保驾护航;7天内解决广州虎门大桥异常振动问题;助力大兴国际机场建设,长安大学用科技实力服务国家工程需求。
对外响应国家急需,对内充当学生后盾。长安大学切实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灵活的转专业政策打破专业壁垒,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资助体系上,2024年长安大学投入1.49亿元用于奖助学金,覆盖60%的学生;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类隐形帮扶,让学生无后顾之忧。校园硬件设施同样完善,坐拥南北两大校区,智慧教室、现代化图书馆、师生综合服务大厅等教学服务设施齐全;1951商业街满足学生日常需求,还有公路交通博物馆、石刻艺术馆等特色设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如今的长安大学,虽校名无夺目标签,却以扎实的学科实力、优质的人才培养、突出的社会贡献,成为行业内公认的强者,也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优质平台。
发布于:陕西省倍悦网配资-实盘杠杆平台有哪些-股票配资程序-配资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